2020年春天,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,夏溪花木市场的“复工版图”在3月12日才重启。这幅版图上有很多因疫情亏损严重的商户,他们并没有消极等待,而是尝试运用新的商业思维和创意,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力求将损失降到最低。有人选择在夏溪花木市场设立门店,有人选择利用互联网思维开拓新板块,有人着眼小众产品……今天我们介绍的是把小众产品做到位的杨益。
作为进入花卉行业3年的新人,杨益凭借对市场的精准判断和对消费需求的深入了解,逐渐在夏溪花木市场园艺资材板块作出了特色。
资材市场是个性化的细分市场,杨益所关注的花器、种植盆器、小摆件等产品,从某种意义上说,只代表小众的需求,但经年累月却吸引了一大批花店业主和花卉绿植批发商的目光。
市场上很多商户对器皿使用的界定比较明显,在杨益的门店内,大部分花器和种植器皿既能满足鲜切花领域的需求,又给室内外盆栽提供精巧实用的“嫁衣”,为居家环境和办公场所等软装布置提供了更多可能性,逐渐在产品体系上形成了自己的优势。
尽管受疫情影响,两个多月没有营业额,但对杨益而言,在“个性需求”、“产品定制”两方面上毫不松懈,空闲时间使她在商品布局上找到了新突破。
复市后,杨益的门店吸引了不少高端设计、造景公司的人,他们看重她在“器皿”这项原材料上独到的眼光,希望能从她这里看到更多有特色的产品,从而应用到景观设计领域。
对杨益而言,“个性需求”是区分市场同质化的一个策略,她在推出多款新品的同时,仍在继续推进北欧ins轻奢风、复古风、简约风等时下流行的产品风格,打造更多个性化器皿,精准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。
其次,杨益瞄准“产品定制”,深度研究花店、咖啡店、服装店、商场等客户使用场景,定制开发差异化产品,巩固门店走品质、精致路线。
“现在的花卉市场,客户的体验尤为重要,将他们的需求在线下进行转化,无形中也是一种营销。”她觉得场景化经营将成为展现产品优势的重要方式。采访中,杨益指着放置了一辆复古小车的空场地告诉笔者:“后期,那里会根据不同需求打造具有观赏性和实用性的样品间。”而门店入口的位置,她又在为一些苔玉类产品配置合适的器皿,这样一来,那些没有被关注到的禅意类器皿也有了用武之地。
很多时候,一个门店的口碑往往依赖于服务,而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来自于对市场的把控。杨益凭借对产品敏锐的嗅觉和销量不断提升的回馈,不断围绕客户需求做产品服务,创造全新、引人眼球的价值体验。
一款产品想要有好的销量,需要一个完整的运营体系,杨益正在摸索的路上且步履坚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