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1-0868
全国服务热线
当前位置:首页 >行业动态> 行业资讯——这份2021年及“十四五”各地绿化规划红包,请收下

行业资讯——这份2021年及“十四五”各地绿化规划红包,请收下

2021-03-10 09:09:00    点击量: 2547    来源: 网络

2021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开局之年,也是两个百年目标交汇与转换之年。近日,全国各省市区陆续发布2021年工作计划及“十四五”规划,《中国花卉报》社记者对其中生态修复、造林绿化等行业相关内容要点进行了收集整理。


北 京

2021年

新增造林绿化面积16万亩、城市绿地400公顷,恢复建设湿地1000公顷;

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.6%,平原地区森林覆盖率达到31%,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.6平方米;

持续提升长安街沿线、玉泉山周边等重点区域中央政务办公景观环境;

重点建设26处休闲公园、4处城市森林和一批小微绿地、口袋公园,新建健康绿道100公里;

大兴机场、永定河、温榆河、南苑等重点地区实施填空造林5.28万亩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实施60万亩封山育林、15万亩山区造林、150万亩森林健康经营;

建设小微湿地50个以上;

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5%,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9.4%,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90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6.7平方米。


上 海

2021年

完成32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,打造乡村振兴示范片区;

实施农村人居环境优化工程,推进500公里农村公路提档升级;

全面完成崇明世界级生态岛建设第四轮三年行动计划;

推进环城公园带建设,推动世博文化公园北区开园,建成口袋公园等各类公园120座,新建林地5万亩、绿地1000公顷、城市绿道200公里、立体绿化40万平方米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精心规划建设“一江一河”沿岸公共空间和设施;

实施千座公园计划,大力推进“口袋公园”建设,持续完善城乡公园布局;

加强长江口、杭州湾北岸、黄浦江上游等重要湿地以及近岸海域保护和修复。


广 东

2021年

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%左右;

建设高质量水源林92.6万亩,建设沿海防护林27.32万亩;

开展《雷州半岛生态修复规划》的实施评估和修改调整工作,稳步推进雷州半岛生态修复工作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培育认定国家级、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200个以上,培育发展省级特色经济林示范基地50个以上,打造100条森林旅游特色线路、100个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和一批南粤森林人家;

认定30个省级森林康养基地(试点)以上,建成国家级、省级森林康养基地100个以上;

认定省级林业龙头企业达到300家,建设省级林业专业合作社示范社100个以上和省级示范家庭林场50个以上;

实施新一轮绿化广东大行动,建设广东南岭国家公园。


黑龙江

2021年

协助推进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建设;

完成营造林建设100万亩,森林抚育建设483万亩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到2025年森林覆盖率达到47.32%;

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75%以上,湿地保护率达到50%。


吉 林

2021年

完成造林绿化200万亩;

完成农田防护林修复完善工程26.381万亩,其中缺失林带恢复新建9.563万亩,退化林带修复改造4.665万亩,成过熟林带更新12.153万亩;

实施新一轮十年绿美吉林行动,持续推进中西部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,启动吉林万里绿水长廊建设,改善水生态。


内蒙古

2021年

加强黄河、西辽河、嫩江、黑河、“一湖两海”等流域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治理;

完善“五大沙漠”、“五大沙地”防沙治沙体系;

实施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、天然林资源保护、公益林保护、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等工程;

加强呼伦贝尔、贺兰山等国家公园建设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完成林业生态建设5000万亩、草原生态建设7500万亩,森林覆盖率增至23.5%。


河 北

2021年

推进白洋淀、衡水湖等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;

推进三北防护林等工程,积极创建森林城市,完成营造林600万亩;

支持承德等地联合申报国家“三区四带”重点生态地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保护修复工程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打造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;

到2025年,地级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比2020年提高10个百分点以上,森林覆盖率达到36.5%。


山 西

2021年

完成营造林400万亩,开展黄河流域重点地区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;

按期完成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;

推进汾河百公里中游示范区建设,以汾河带动其他六河、五湖和大泉、湿地保护治理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加强“两山七河一流域”生态修复保护,开展“五湖”治理,深化污染防治,助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。


陕 西

2021年

加快大熊猫国家公园和秦岭国家公园建设;

开展渭河及其主要支流水生态修复,治理水土流失2600平方公里;

抓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开展生态空间治理十大行动,深入实施退耕还林还草、新型淤地坝建设、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等工程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黄河干流及其主要支流(渭河、窟野河、无定河、延河、洛河)沿岸一定范围内,完成造林190万亩、退化林修复30万亩、森林抚育200万亩,建成“三化一片林”森林乡村180个。


河 南

2021年

造林249万亩,森林抚育450万亩,其中山区生态林161.4万亩、乡村绿化美化16.9万亩、平原防风固沙林3.4万亩、农田防护林7.6万亩、通道绿化8.7万亩、特色经济林21.5万亩、苗木花卉26.4万亩等;

启动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程,实施包括生态涵养、湿地保护、田园风光、文化展示、旅游休闲、高效农业等功能的沿黄生态廊道建设工程18个,同步启动郑州、开封、洛阳、新乡、三门峡5市的生态廊道示范工程建设。


宁 夏

2021年

完成营造林150万亩,治理荒漠化土地90万亩、水土流失面积800平方公里,森林覆盖率提高1.1个百分点;

开展黄河宁夏段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,落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、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等制度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以“一河三山”为主体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,抓好自然恢复、人工修复和综合康复,建设“七大生态系统”,森林覆盖率达到20%。


甘 肃

2021年

以祁连山生态保护、甘南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区和陇中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治理为重点;

实施尕海湿地、黄河首曲湿地生态修复工程,推进黄河兰州白银段湿地保护;

推动合作市美仁、玛曲县阿万仓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;

推进祁连山、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;

抓好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,全面推进绿色矿山建设;

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、天然林保护、防护林体系建设、退化林修复、退牧还草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,加大防沙治沙力度;

放大张掖、定西、酒泉等国家级现代制种基地优势,抓好玉米、马铃薯、中药材、花卉、蔬菜、饲草及畜禽等种质资源保护、利用和开发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统筹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,提升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功能,加强陇中陇东黄土高原水土保持;

构建以祁连山、大熊猫、若尔盖(甘肃)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。


青 海

2021年

实施黄河青海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;

做好木里矿区和祁连山南麓青海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;

推动正式设立三江源国家公园,做好祁连山国家公园设园工作,积极申报青海湖、昆仑山国家公园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举全省之力保护“中华水塔”,率先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。


新 疆

2021年

推进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边缘绿洲区防沙治沙;

扎实推进天然林、三北防护林保护修复;

加大植树种草力度,加强湿地保护修复,继续实施退耕还林还草、退牧还草和退地还水;

实施历史遗留废弃工矿地土地整治。


西 藏

2021年

开展三江源国家公园西藏片区规划建设,进一步做好珠峰、羌塘国家公园申建工作;

开展海拔4300米以下“四旁”植树,完成造林110万亩;

持续推进“两江四河”流域造林绿化、防沙治沙等重点工程;

推进雅江中游索朗嘎咕至桑日河段生态综合整治工程前期工作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开展村(宅)、路、田、水旁植树,计划到2023年,在海拔4300米以下的行政村完成营造林2000万株。


浙 江

2021年

完成100个废弃矿山生态修复,新增造林40万亩;

新建绿道1000公里;

完成钱江源——百山祖国家公园创建;

力争综合交通投资完成3300亿元,新增铁路和轨道交通600公里以上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到2024年底,新增造林180万亩以上,森林覆盖率达到60.8%以上;

高水平推进国土绿化,加强生态海岸带建设,确保森林覆盖率达到61.5%。


江 苏

2021年

完成绿化造林20万亩,建设绿美村庄500个;

提升绿美廊道建设水平,提高绿美村庄建设质量,深化森林城市建设,着力提升森林质量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绿化造林100万亩,新建绿美村庄1600个,85%以上的设区市建成国家森林城市。


安 徽

2021年

完成人工造林40万亩,封山育林100万亩,退化林修复70万亩,森林抚育500万亩;

创建省级森林城市4个、省级森林城镇40个、省级森林村庄400个;

持续推进长江生态廊道提升工作和生态环境污染治理“4+1”工程;

实施一批重点河湖、湿地生态保护治理项目,推进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推进淮河(安徽)生态经济带、新安江——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、环巢湖生态示范区建设;筑牢皖西大别山、皖南山区生态屏障。


湖 北

2021年

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大力抓好沿江化工企业“关改搬转治绿”;

建设长江、汉江、清江生态廊道;

支持神农架国家公园建设。


湖 南

2021年

计划造林1070万亩;

草地保护修复7.5万亩,使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6%以上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完成营造林5350.5万亩,其中人工造林750万亩、封山育林1500万亩、退化林修复600万亩、森林抚育2500.5万亩,营造混交林比例达40%以上;

完成草地保护修复37.5万亩,草原综合植被盖度稳定在86%以上。


四  川

2021年

完成营造林550万亩;

推进村容村貌提升,新建翠竹长廊10条,建设水美新村300个。


重  庆

2021年

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推进江河湖库、左右岸、干支流协同治理,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;

加强三峡库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消落带治理;

推进“两江四岸”治理、“四山”保护提升,大力实施“两岸青山·千里林带”工程。


江 西

2021年

完成50万亩造林绿化,20万亩森林“四化”,110万亩低产低效林改造任务。


云 南

2021年

全力打造“动物王国、植物王国、世界花园”生态品牌;

实施自然保护地提升行动,推动创建高黎贡山国家公园;

启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,建设美丽乡村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构建“三屏两带多点”生态安全格局;

统筹推进六大水系保护修复;

持续推进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。


广 西

2021年

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乡村风貌提升行动;

推进漓江、南流江、九洲江、钦江等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,开展土壤污染综合防治。


贵 州

2021年

实施乌江、赤水河流域生态保护修复工程;

完成营造林360万亩、石漠化治理600平方公里、水土流失治理2980平方公里,恢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3000亩。


福 建

2021年

完成植树造林95万亩、森林抚育300万亩、封山育林100万亩;

深入推进10个乡镇级海岛绿化美化提升工程等林业生态工程建设;

持续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建设;

继续开展“三个百千”绿化美化行动,新建一批省级森林城镇、森林村庄,改造提升一批森林公园,加快森林步道、森林景观带以及“两带一窗口”绿美示范片等建设;

继续培育壮大木材加工、竹产业、花卉苗木、森林旅游、林下经济等“五个千亿”产业;

推动建设一批省级保障性苗圃,加大林木良种、乡土阔叶树种和容器苗木供应力度。


海 南

2021年

新增红树林湿地400公顷,绿化造林10万亩;

建成10个特色产业小镇、100个特色精品美丽乡村。


“十四五”期间

完善中部市县、流域上下游、湿地、海洋等生态补偿办法;

基本建成热带雨林国家公园;

森林覆盖率保持62%以上,新增红树林湿地面积2.5万亩。

热门标签

新闻动态

新闻

市场动态

行情分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