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道树是为了美化、遮阳和防护等目的,在道路旁栽植的苗木,是道路的配套设施,能够改善区域生态环境、消除噪音、净化空气、调节气候以及涵养水源。因为用量大、价格可观,行道树在绿化苗木市场一直备受关注。
行道树的作用
随着城市楼房的增高,栽培高大的树木是非常有必要的,这样可使道路两旁形成浓荫葱郁的“绿岛”、“绿带”和“绿墙”。
据有关专家介绍,在一定体积的空间内, 一棵树冠高大、枝叶浓密的树木,在夏季里相比光秃秃的空间:可降低局部气温4~8℃,湿度能增加50%,噪声减弱20%左右。
而成排的树木效果更佳,有净化空气、荫庇行人、美化环境、调节气候、减轻噪音等功能。对于形成“绿色隧道”的行道树,这些功效还会被大大地提高。
各大城市对行道树的选择都非常关心,可以说,行道树是城市绿化的骨架工程,能使整个城市生气勃勃,并对决定城市的面貌起着决定性作用。
此外,行道树还代表着一个城市当地生态环境的特点及文化韵味,如北京的国槐、海南的椰树、南京的雪松、成都的银杏、福州的榕树、长沙的香樟、武汉的水杉、合肥的广玉兰以及桂林的桂花树等,都是该城市的重要绿化树。
行道树的选择
城市街道上的环境条件要比园林绿地的环境条件差得多。这主要表现在土壤条件差、烟尘和有害气体的危害,地面行人的践踏摇碰和损伤,空中电线电缆的障碍,建筑的遮阳,铺装路面的强烈辐射,以及地下管线的障碍和伤害。
因此,行道树的选择,首先需对城市街道上种种不良条件有较高的抗性,在此基础上要求苗木必须符合以下要求:树冠大、荫浓、发芽早、落叶迟而且落叶延续期短,花果不污染环境、干性强、耐修剪、干皮不怕强光曝晒、不易发生根蘖、病虫害少、寿命长、根系较深等。
行道树的分类
行道树分为两大类,一是常绿行道树,二是落叶行道树。任何植物的生长都与周围环境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,因此选择行道树时一定要考虑本地区的环境特点与植物的适应性,这样可避免行道树栽植上的盲目性。
一般应选择遮阳类型和观叶类型为主的行道树进行栽培。具体选一个树种不一定能完全满足前文所述的四个条件,但选择一个优良的行道树种时,却必须考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