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0-991-0868
全国服务热线
当前位置:首页 >行业动态> 扩大内需,跟园林园艺行业有啥关系?

扩大内需,跟园林园艺行业有啥关系?

2023-05-30 08:40:35    点击量: 17526    来源: 艾笔园创


去年的12月14日,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《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(2022-2035年)》,第二天又紧锣密鼓发布了《“十四五”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》,总共82条实施方案,所以被称为“82条”。从“规划纲要”到“82条”的发布,中间只隔了12小时,显然有备而来。


随后12月15号至16号举行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,更像是对两个文件2023年工作部署。“2023年要刺激经济”的美好愿望再次在坊间传开:


进过好多次ICU的房地产大爷从床上爬起来说:还是得靠我。

互联网小伙把他的头按下去:没听到你还得靠“救”吗?应该是我的平台作用。

文旅、餐饮双胞胎纷纷探出头来:我们这些实体就是急性肠胃炎,马上就出院了。

城市基建大叔跳下床活动活动手脚:可你们都得在我的地盘搞事情啊对不对?

来探病的三农阿姨笑着摆了摆手:不一定噢,我的天地更广阔

刚走到门口的新能源小伙子听到后没进屋,放下一箱苹果默默地走开了。

一旁的护士金融小姐姐看到喊住他:你怎么不进去待会?

新能源带上口罩:不了,约了双碳、环保小伙们喝下午茶。
院长在办公室听到了讨论,在广播里说了一声:
都要有信心,都有安排!


《纲要》与“82条”发布的时间节点,再配合上经济工作会议,正好处在了国内疫情的转折点,也是新一届政治局第一次全面经济部署,所以格外引人注目,能管窥新的态度及方向,大家都在找自己处在哪个位置。


图片


以“需求拉动供给,继续做强自己,重塑市场信心”的关键词,小结了园林园艺可能会发生的22点。我们随便说说,大家随便听听:


1、与之前单纯强调“供给侧改革”,或者“供给侧改革与优化需求侧”不同:“需求”这次被扶上主位,需求背后有个潜台词是“消费”。消费有三个路径:政府消费、政府引导群众消费、群众消费——这也是国内经济三驾马车中“消费”的推进顺序。



2、政府消费是政府投资拉动的代名词,这条路不会丢。但基础设施的投资很难回到简单粗暴的房地产拉动层面,“优化投资结构”那章里有几个关键词:基础交通、产业要素、新能源、水利、物流、生态环保、社会民生、新型基础设施,而市政基础只是“补短板”,除非在各地落地时出现很大偏差。


3、“偏差感”最近有点强烈,最好不要纠结为什么,但心态要放好一点。


4、需要扩大一下“基建”的概念。这也是为了破除我们园林行业以前的盲目自信:其实绿化在大的“新基建”概念里只占了很小一部分,能满足产业及社会的基础性建设,都可统称为“基建”。包括5G、人工智能、大数据。生态型基建跟我们有关,但并没有那么有关。


5、“园林城市”、“森林城市”,甚至眼下高光的“公园城市”、“花园城市”,这些园林园艺行业引以为傲的信仰,接下来还会有,但操作逻辑会更趋于长效运营型,能拉动消费的项目更受欢迎。不要问为什么,问就是没钱。地方政府和城投们偿债、降杠杆在接下来会山呼海啸。


图片


6、年底,不少城市2023年的政府工作计划与财政统筹工作已悉数出炉。城市基建,特别是园林绿化被砍掉了大部分。这种迹象早在2022年就有端倪,华中某个主要城市在2021年年底做的计划,2022年年中就砍掉得所剩无几,只保留了少数几个不得不做的项目。所以最好不要奢望大的城市绿化投资,至少不要奢望文件里的投资建设百分百按时落地。



7、前两年国字头企业领衔拉动的“供给侧改革”,地方政府作为始作俑者,大家双宿双飞狂加杠杆。接下来需求扶正的同时,也要高低把非公有制企业的市场地位拉回来一些,二人游戏变多人运动。但是甲方让你进群的意思,不是让你去赚他们的钱。而是让你去跟他们一起共赢——什么是“共赢”?就是我想跟你当兄弟,不想做情人。


8、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,存量资产的盘活会迎来春天。但这里面就有几个问题:资产有多少?资产怎么盘活?和谁一起盘活?盘活后怎么分?前些年一股脑扎进去的参与者们很多还在艰难前进,要么希望政府直接采购服务,要么最好能和不动产挂钩。按照文件的意思,在保证粮食安全、耕地红线的基础上,城乡土地的市场化配置、产权的界定、资产证券化的交易机制、信托的介入、法制的完善等都会建立起来的,而且会强化专项统筹部门。



9、相对来说,乡村在资金配套上会比城市更为优待,可乡村本来就是没钱、没人、没市场的。如果这是战略要地,那么接下来很多专项资金会朝乡村倾斜。这其中难免存在公益性的部分,第33条说了,“可以纳入到地方政府债券支持范围”。从美丽乡村到乡村振兴,园林园艺的公益性部分会发生本质的变化,仅仅是美不能叫“公益”。


图片


10、乡村的操作主体们最好要学刘备:会讲出身、会哭、会拉投资、会结义;不要像曹操:不穿鞋就冲出去迎客——光着脚不好使。



11、不管城市与农村,需求拉动是有空间性与阶梯性的,分配方式也是按需分配,特别对于政府消费来说。以前西部大开发是西部给东部供应基础物资,接下来逻辑可能要变化一下,已经相对更高质量发展的东部要给西部的需求投资助一臂之力。这或许也是共同富裕的落实路径之一:先富带动后富。所以西部的政府消费,大概率会带上东部一起玩。东部们,有高质量的供给了么?


12、高质量的供给与科学技术强相关。两年前,我们对技术的态度是战略摸索阶段,然后到了扎实落地,再到今年的不断做强自己、自立自强。标志我国新技术正在试图走出练兵场,要上战场了。必须在消费市场中检验自己,先在国内大循环起来。供给侧改革和高质量发展就像是练兵和磨枪,现在要拉开膀子开打了。



13、我们用了三年来呐喊不被“卡脖子”,园林园艺产业也把“种业振兴”当做了技术前进的荷尔蒙,无论农业部门还是林业部门的数据显示,这两年我国的新品种审定在肉眼可见地加速。不过所有的产品总需要走向台前给需求侧做检验,应用型、需求型为主导的种业创新与振兴,才更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诉求。


图片


14、当然,园林行业的新技术,园艺行业的新品种,是否能接受市场的检验还真的不好说。很多技术企业要脱离“巨婴”阶段,自己背上行囊去远方:整天喊智慧的,搞的跟智障一样肯定不行;整体说新品种的,老去偷别人的更不行。就像《三体》里人类的2000艘恒星级战舰被三体人一颗小水滴秒杀,盲目自信与自嗨都不是什么好事,保持对技术的敬畏、保持对市场的饥渴、保持对对手的尊重。



15、“卡脖子”最严重的其实不在于应用技术,而在于基础科学。而基础科学又是和消费需求间隔最远的。当我们越来越往消费表层迈进的时候,对基础的深层把控不能就扔在墙角了,搞直播的同时还得搞品种,而且要深入的搞,用需求反推技术,达到真正的产业链同频共振。


16、基础科学的研究,需要视野、需要积累。我国很多花卉园艺新品种是通过杂交选育而来的,这其中充斥着不少国外拿回国内申请的以及国外拿回的亲本杂交的。可原始母本库的缺失是一个很大的硬伤,让很多科研工作者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;而风景园林被取消一级学科,是不是也是基础科学创新性研究缺了一块的表现?谁能高瞻远瞩、谁有毅力恒心、谁来保驾护航、谁懂市场需求,那就会有长存空间的。




17、需求侧提振的枝叶要长得更大,那么基础根系就要扎得更深。就像一棵树的循环生态,需要组成一个有机体:有根吸收养料和水分,有枝叶尽享阳光,有枝干作为传输。这整套有机体的建立会催生一个个优美的循环商业模式。比如XX产业园、XX产业综合体、XX展览、XX节——这种有基础科学、有市场消费的商业模式,才应该是政府消费和引导消费的方向,也能满足群众消费的可持续性。




18、这个商业体里面,会综合呈现园林景观与园艺花卉的综合性结合模式。不要太把自己抬得太高,但也不能贬得太低。消费是有分层的,除了基础消费外,高品质的消费也会受到重视:文化消费、康养消费、旅游消费等,都写在文件的“积极发展服务消费”里。以此对应的是整个家庭园艺、百姓生活层面的群众消费市场会有空间。


图片


19、未来的商业体模式最好不要以“线上”、“线下”的二元对立关系去看待。不管你愿不愿意,我们已经步入了“虚拟现实”时代,两套世界观会融合在一起产生新的世界观,这里面会实现“互联网+社会服务”的表现形式:直播、短视频、网上商城将会成为“基础”的一部分,线下内容也会为线上内容的服务延伸,而产品与服务会变得边界不明、如胶似漆。



20、在结合的过程中,产业数字化会成逃不开的事,而数字产业化将会推动产业到新的台阶。园艺电商的直播流量数据、产品数据、供应链及流通数据,城市公园的入园数据、市民互动数据、植物碳汇数据、植物养护数据等,会不断积累形成数字化的产业要素,在整个社会数据中获得自己的身位。而这些数据同时也将具有推动产业前进的能力,最终反哺到产业之中。



21、从现在开始,很多事情要靠自己了。普罗大众们,外面的世界可以期待和结合,但最好不要期待外部循环短时间内会大规模进入。在有钱有闲的时候,可以做点公益,别总是想着建个园子做山大王,因为这是第三次分配所倡导的:把门打开,共同富裕。



22、心存希望是件好事,可能是最好的事。



图片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图文来源:艾笔园创



热门标签

新闻动态

新闻

行情分析

市场动态